新闻投稿邮箱: 443709376@qq.com            热线电话: 010-87156859
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三农聚焦 >  »单家集之行感怀

单家集之行感怀

2019-11-12 21:46:33 来源:中国警察论坛 作者:丁文松 点击:

      塞北的10月,空气中多了些许清冷,温带大陆性气候捎来的阵阵寒风中,带不得一丝水分,像针扎一样刺的人脸生疼。在寒风凛冽的季节,我循着红军长征留下的足迹,漫步在这片苦黄的山区,徜徉着这里的风土人情,回味着这块红彤彤的革命圣地在我心里荡起的层层涟漪。

这是宁南山区一个不太富有的小村庄,它就是单家集。人口不足1万,由于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农业不够发达,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仅能够自给自足,生活在这片革命热土上,他们的心中是骄傲的、自豪的。打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扉页,固原,是他见证了红军长征的故事;是他记录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他接过来红军走向胜利的“最后一棒”。

1935年10月8日,毛主席登上六盘山,饱览六盘山逶迤的雄姿,对身边同志们深情地说:“这里可观三省,快到陕北了。”仰望天高云淡,俯瞰山中美景,那漫卷红旗,南飞大雁,还有即将到达的目的地,展望革命前景,前途一片光明,即兴写下那首首脍炙人口的《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紧闭双眼,时光仿佛回到了那个漆黑、孤冷的傍晚,长途跋涉的毛泽东主席,带领着疲惫的红军队伍来到这个小村庄。村里的回族群众们听说红军来了,相互奔走相告,并自发的在道路两旁摆上桌子,摆满各种食物和水果,像迎接返乡的亲人一样夹道欢迎这只队伍。如今,村里的老辈们口口相传的红军永远是“老百姓的军队”、“仁义之师”。正如驻地阿訇“马有福”讲的那样,“红军队伍所到之处不征兵、不纳粮、不缴税,充分尊重广大回族群众的生活和风俗习惯,真正做到与民秋毫无犯。正是党自始至终贯彻的民族政策,才赢得了广大回族群众的爱戴。”在单家集红军纪念馆里,那块书有“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锦缎匾,正是这段历史的传承和见证。

回顾历史,单家集只是红军部队暂时休整的暂住点、落脚点,他们志在北上与徐海东、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合,共举抗日大旗,挽救中华民族于水火。那晚,毛泽东主席住在回族农民张春德的家里,与阿訇马德海进行了促膝长谈,详细了解了回族群众的风俗习惯,认真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坚守的革命理念,并表达了对回汉人民的尊重和爱戴,宣传了民族平等政策等。谈话结束,夜已深,主席紧了紧披在肩上的大衣,点燃了一支烟卷,转身回屋,借助昏暗的灯光看向墙上的地图。

历史不容忘却。重走来时的路,总是令人唏嘘不已。忆当夜,在这个不足20平米的土坯房内,一代伟人举着昏黄的油灯,盯着那斑驳土墙上挂着的地图,他那略显瘦削的脸庞多了一些沧桑,多了一份坚韧。他时而驻足,时而思考,时而在纸上写写画画。我想他既是在思索这支队伍明天的走向,更是在描绘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蓝图。

战斗总是为历史增加厚重感,红军队伍在固原期间历经了大大小小十余场战斗,当红军队伍离开单家集的第二天,国民党的飞机就连续几次对单家集进行了狂轰乱炸,毛主席住过的房子和单家集清真寺均遭到了轰炸。光阴如梭,清真寺北厢房墙面上仍留有20多处炸弹爆炸的痕迹。国民党为了阻止红军翻越六盘山与陕北红军会合,调重兵在六盘山一带进行阻击。为了打通前往陕北的道路,红军于1935年10月7日在青石嘴与国民党军队短兵相接,这一仗歼敌200人并缴获了大量物资,在之后的古城川和白杨城与敌交战中,红军各部付出极小代价突破防线。战斗期间,当地群众给予了极大支持,这也成为了当地回族人民与红军共同的历史记忆。

寻迹军长征走过的路线,蜿蜒如长龙。若将整个长征路分成若干段,红军队伍在固原留下了“回汉一家亲”的深厚情谊,留下来百折不挠,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影响着万千回汉人民。长征途中,红军将革命信仰深深地根植在人民心中,革命火种和胜利的希望播撒到祖国的每个角落。一路走来,倒下了许许多多的革命前辈,他们英勇顽强,前仆后继,使得两万五千里的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和弥足珍贵。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中国革命的成功,向世人表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长征已然结束,但是长征路上留下的红色光芒将永远照耀在每一名中国人的心中。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离开单家集的时候,天空中射下一缕阳光,原本有些瑟瑟发抖的我,周身瞬间温热起来。在单家集清真寺门口,一位白发苍苍的讲解员引起了我的注意,听他用蹩脚的普通话介绍完主席当年在单家集生活的全过程。通过谈话才知道,他是单家集村支部书记单云,是继拜文海、拜富贵这对父子之后的第三位讲解员。原先这个工作一直是由拜家人负责,但是自从上一任讲解员拜富贵于4年前去世后,他的儿子又体弱多病,于是这份工作一直都没有人负责。为了将毛主席当年在单家集的真实生活写照准确无误的传递给每一名前来参观的人,让大家清楚的感受到红军当年艰苦奋斗的历程和回汉两族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村支书单云主动请缨,接下这个担子。虽然他现在已是耄耋老人,但是无论接待的是像我这样一个人的参观者还是庞大的旅游团,他都不厌其烦的耐心进行讲解。他对我说,虽然自己年事已高,但是讲解员这个工作他还是要一直干下去,从拜家人开始到他,后面还有他的子孙,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当得知我也是一名军人时,他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的说:“主席虽然已经离开这个地方,但是主席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牢记,因为那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啊!”

回程的车上,透过车窗望向硕大的广场,我看见一名老师正指着广场纪念碑上的五角星,向一群孩子们热情洋溢的讲述着,孩子们仰着头,听的很认真,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回望天空,阳光下的五角星正闪闪发光......